显示标签为“文化”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文化”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2-06-07

植物命名用拉丁词Sativum:栽培的

中文Internet基本没有有关Sativum的网页。在一个wikipedia词条看到个介绍才知,原来是个拉丁词汇。

记忆中,生物规范学名,都是采用拉丁语的。

为何中文互联网会少有这样的信息,meThink:
1.本来知道的就少
2.知道的人,既然都接触到这了,也就不会输出中文的信息,而是英文的。

 

Sativum, a Latin word meaning cultivated, may refer to:
拉丁词Sativum,意义为“栽培的”,可能指:
Allium sativum, the garlic 大蒜
Coriandrum sativum, coriander 芫荽,胡荽或香菜
Hordeum sativum, barley 大麦
Lepidium sativum, garden cress 水芹
Origanum sativum, Brazilian oregano 巴西牛至
Pisum sativum, the pea 豌豆
Ribes sativum, the whitecurrant  茶藨子 via Wikipedia

2012-06-04

全世界各国家语言缩写代码 中文英语当地语言对照表

 

1.许多语言的缩写代码不是英文的缩写,而是由其原语言缩写的。
e.g. 德语de 希腊语el  西班牙语es
2.阿拉伯语(Arabic)、波斯语(Farsi)和希伯来语(Hebrew)是从右往左的。在Gmail帮助文件中,说乌尔都语(Urdu)亦如此。

 

当地语言 英语 中文 缩写代码
中文 Chinese 中文 zh
العربية Arabic 阿拉伯语 ar
Català Catalan 加泰罗尼亚语 ca
Mìng-dĕ̤ng-ngṳ̄ Min Dong 闽东语 cdo
Česky Czech 捷克语 cs
Cymraeg Cyprus 塞浦路斯 cy
Dansk danish 丹麦语 da
Deutsch German 德语 de
Ελληνικά Greek 希腊语 el
English English 英语 en
Esperanto Esperanto 世界语 eo
Español Spanish 西班牙语 es
Euskara Basque 巴斯克语 eu
فارسی farsi 波斯语 fa
Suomi Finnish 芬兰语 fi
Français French 法语 fr
Galego Galego‎ 加里西亚语 gl
עברית Hebrew 希伯来语 he
Hrvatski Croatian 克罗地亚语 hr
Magyar Hungarian 匈牙利语 hu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Indonesia‎ 印尼语 id
Italiano Italy 意大利语 it
日本語 Japanese 日语 ja
ქართული Kartuli‎ 格鲁吉亚 ka
한국어 Korean 朝鲜语 ko
Lietuvių Lithuanian 立陶宛语 lt
Македонски Macedonian 马其顿语 mk
മലയാളം Aramaic 马拉亚拉姆语 ml
Bahasa Melayu Malaysia 马来西亚语 ms
Nederlands Dutch 荷兰语 nl
‪Norsk (bokmål)‬ Norwegian 挪威语 no
Polski polish 波兰语 pl
Português Portugal 葡萄牙语 pt
Română Romanian 罗马尼亚语 ro
Русский Russian 俄语 ru
Simple English     simple
Slovenščina Slovenian 斯洛文尼亚语 sl
Svenska Swedish 瑞典语 sv
தமிழ் Tamil 泰米尔语 ta
ไทย Thai 泰语 th
Tagalog Tagalog 塔加洛语 tl
Türkçe Turkish 土耳其语 tr
Українська Ukrainian 乌克兰语 uk
Tiếng Việt Vietnamese 越南语 vi
Vahcuengh Zhuang

壮语

za
文言

classical Chinese

文言 zh-classical
粵語 Cantonese 粤语 zh-yue

 

Google文档下载地址: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ccc?key=0Al-VJwuStD6_dDNqNGZhRkJMZUg0b2dUTlREamV1TlE

 

1.很多国家的说法是由英文的"T  S  p  of 1 "(1天广抗 )翻译而成的。
2.很多国家的维基百科都有该词条。这也形象地说明了,政--治、色情与广告是互联网的三大支柱。
3.很多词条都乱码了,估计都有相应的软件支持才能正常显示。(在MS Office中可正常显示,Office还较强大的)
4.如果想墙内纪念SF,这些文字你可以参考。
5.再说一句:阿拉伯文是right to left.

各语言介绍链接地址

用全世界各国家语言说1989六四事件八九民运天安门广场抗议

 

1.许多语言的缩写代码不是英文的缩写,而是由其原语言缩写的。
e.g. 德语de 希腊语el  西班牙语es
2.阿拉伯语(Arabic)、波斯语(Farsi)和希伯来语(Hebrew)是从右往左的。在Gmail帮助文件中,说乌尔都语(Urdu)亦如此。

1.很多国家的说法是由英文的"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of 1989"(1989天安门广场抗议)翻译而成的。
2.很多国家的维基百科都有该词条。这也形象地说明了,政治、色情与广告是互联网的三大支柱。
3.很多词条都乱码了,估计都有相应的软件支持才能正常显示。
4.如果想墙内纪念六四,这些文字你可以参考。

Cymraeg Cyprus 塞浦路斯 cy Protestiadau Sgwâr Tiananmen, 1989
Dansk danish 丹麦语 da Demonstrationerne på Den Himmelske Freds Plads (1989)
Deutsch German 德语 de Tian’anmen-Massaker
Ελληνικά Greek 希腊语 el Διαδηλώσεις στην πλατεία Τιεν Αν Μεν
English English 英语 en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of 1989
Esperanto Esperanto 世界语 eo Protestoj sur placo Tian An Men
Español Spanish 西班牙语 es Protestas de la Plaza de Tian'anmen de 1989
Euskara Basque 巴斯克语 eu Tiananmen plazako protestak
فارسی farsi 波斯语 fa اعتراضات میدان تیان‌آن‌من (۱۹۸۹ میلادی)
Suomi Finnish 芬兰语 fi Taivaallisen rauhan aukion mielenosoitus
Français French 法语 fr Manifestations de la place Tian'anmen
Galego Galego‎ 加里西亚语 gl Protestas da Praza Tian'anmen
עברית Hebrew 希伯来语 he אירועי כיכר טיין-אן-מן (1989)
Hrvatski Croatian 克罗地亚语 hr Prosvjedi na Tiananmenskom trgu
Magyar Hungarian 匈牙利语 hu Tienanmen téri vérengzés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Indonesia‎ 印尼语 id Demonstrasi Tiananmen 1989
Italiano Italy 意大利语 it Protesta di piazza Tienanmen
日本語 Japanese 日语 ja 六四天安門事件
ქართული Kartuli‎ 格鲁吉亚 ka პროტესტი ტიანანმენის მოედანზე 1989
한국어 Korean 朝鲜语 ko 1989년 톈안먼 사건
Lietuvių Lithuanian 立陶宛语 lt 1989 m. Tiananmenio aikštės protestai
Македонски Macedonian 马其顿语 mk Протести на плоштадот Тиенанмен од 1989 година
മലയാളം Aramaic 马拉亚拉姆语 ml 1989ലെ ടിയാനെന്മെൻ സ്ക്വയർ പ്രക്ഷോഭം
Bahasa Melayu Malaysia 马来西亚语 ms Bantahan Dataran Tiananmen 1989
Nederlands Dutch 荷兰语 nl Tiananmenprotest
‪Norsk (bokmål)‬ Norwegian 挪威语 no Demonstrasjonene og massakren på Den himmelske freds plass
Polski polish 波兰语 pl Protesty na placu Tian'anmen w 1989
Português Portugal 葡萄牙语 pt Protesto na Praça da Paz Celestial em 1989
Română Romanian 罗马尼亚语 ro Protestele din Piaţa Tiananmen
Русский Russian 俄语 ru События на площади Тяньаньмэнь 1989 года
Simple English     simple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of 1989
Slovenščina Slovenian 斯洛文尼亚语 sl Demonstracije na Trgu nebeškega miru 1989
Svenska Swedish 瑞典语 sv Protesterna och massakern på Himmelska fridens torg 1989
தமிழ் Tamil 泰米尔语 ta 1989 தியனன்மென் சதுக்கம் எதிர்ப்புப் போராட்டங்கள்
ไทย Thai 泰语 th การชุมนุมประท้วงที่จัตุรัสเทียนอันเหมิน พ.ศ. 2532
Tagalog Tagalog 塔加洛语 tl Mga Pagpoprotesta sa Liwasan ng Tiananmen noong 1989
Türkçe Turkish 土耳其语 tr 1989 Tiananmen Meydanı Olayları
Українська Ukrainian 乌克兰语 uk Події на площі Тяньаньмень (1989)
Tiếng Việt Vietnamese 越南语 vi Sự kiện Thiên An Môn
Vahcuengh Zhuang

壮语

za Loegseiq Saehgienh
文言

classical Chinese

文言 zh-classical 六四事件
粵語 Cantonese 粤语 zh-yue 八九民運
Cymraeg Cyprus 塞浦路斯 cy Protestiadau Sgwâr Tiananmen, 1989
Dansk danish 丹麦语 da Demonstrationerne på Den Himmelske Freds Plads (1989)
Deutsch German 德语 de Tian’anmen-Massaker
Ελληνικά Greek 希腊语 el Διαδηλώσεις στην πλατεία Τιεν Αν Μεν
English English 英语 en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of 1989
Esperanto Esperanto 世界语 eo Protestoj sur placo Tian An Men
Español Spanish 西班牙语 es Protestas de la Plaza de Tian'anmen de 1989
Euskara Basque 巴斯克语 eu Tiananmen plazako protestak
فارسی farsi 波斯语 fa اعتراضات میدان تیان‌آن‌من (۱۹۸۹ میلادی)
Suomi Finnish 芬兰语 fi Taivaallisen rauhan aukion mielenosoitus
Français French 法语 fr Manifestations de la place Tian'anmen
Galego Galego‎ 加里西亚语 gl Protestas da Praza Tian'anmen
עברית Hebrew 希伯来语 he אירועי כיכר טיין-אן-מן (1989)
Hrvatski Croatian 克罗地亚语 hr Prosvjedi na Tiananmenskom trgu
Magyar Hungarian 匈牙利语 hu Tienanmen téri vérengzés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Indonesia‎ 印尼语 id Demonstrasi Tiananmen 1989
Italiano Italy 意大利语 it Protesta di piazza Tienanmen
日本語 Japanese 日语 ja 六四天安門事件
ქართული Kartuli‎ 格鲁吉亚 ka პროტესტი ტიანანმენის მოედანზე 1989
한국어 Korean 朝鲜语 ko 1989년 톈안먼 사건
Lietuvių Lithuanian 立陶宛语 lt 1989 m. Tiananmenio aikštės protestai
Македонски Macedonian 马其顿语 mk Протести на плоштадот Тиенанмен од 1989 година
മലയാളം Aramaic 马拉亚拉姆语 ml 1989ലെ ടിയാനെന്മെൻ സ്ക്വയർ പ്രക്ഷോഭം
Bahasa Melayu Malaysia 马来西亚语 ms Bantahan Dataran Tiananmen 1989
Nederlands Dutch 荷兰语 nl Tiananmenprotest
‪Norsk (bokmål)‬ Norwegian 挪威语 no Demonstrasjonene og massakren på Den himmelske freds plass
Polski polish 波兰语 pl Protesty na placu Tian'anmen w 1989
Português Portugal 葡萄牙语 pt Protesto na Praça da Paz Celestial em 1989
Română Romanian 罗马尼亚语 ro Protestele din Piaţa Tiananmen
Русский Russian 俄语 ru События на площади Тяньаньмэнь 1989 года
Simple English     simple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of 1989
Slovenščina Slovenian 斯洛文尼亚语 sl Demonstracije na Trgu nebeškega miru 1989
Svenska Swedish 瑞典语 sv Protesterna och massakern på Himmelska fridens torg 1989
தமிழ் Tamil 泰米尔语 ta 1989 தியனன்மென் சதுக்கம் எதிர்ப்புப் போராட்டங்கள்
ไทย Thai 泰语 th การชุมนุมประท้วงที่จัตุรัสเทียนอันเหมิน พ.ศ. 2532
Tagalog Tagalog 塔加洛语 tl Mga Pagpoprotesta sa Liwasan ng Tiananmen noong 1989
Türkçe Turkish 土耳其语 tr 1989 Tiananmen Meydanı Olayları
Українська Ukrainian 乌克兰语 uk Події на площі Тяньаньмень (1989)
Tiếng Việt Vietnamese 越南语 vi Sự kiện Thiên An Môn
Vahcuengh Zhuang

壮语

za Loegseiq Saehgienh
文言

classical Chinese

文言 zh-classical 六四事件
粵語 Cantonese 粤语 zh-yue 八九民運

 

Google文档下载地址: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ccc?key=0Al-VJwuStD6_dDNqNGZhRkJMZUg0b2dUTlREamV1TlE 

各语言介绍链接地址

2012-06-02

阿拉伯网站阿联酋沙特埃及Google右对齐从右向左从右到左从右往左从右至左输入显示

阿拉伯网站阿联酋沙特埃及Google右对齐从右向左输入显示
阿拉伯国家包括埃及、叙利亚、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索马里、吉布堤、毛里塔尼亚等亚非国家,总面积约14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1.5亿。

阿拉伯国家为什么从右向左书写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امارات متحده عربي

俗称沙漠中的花朵
首都:    阿布扎比
官方语言:    阿拉伯语
人口数量:     423万(2004)
人均GDP:     5万美元
1971年3月1日,英国宣布同波斯湾各酋长国签订的条约于年底终止。同年12月2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宣告成立。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拉斯海玛、弗杰拉、乌姆盖万和阿基曼七个酋长国组成联邦国家。1972年被推举为联合国会员,成为该组织第132个会员国。
在1960年发现石油以前的经济支柱是珍珠。1960年以后转变为石油。

甩头发是阿联酋特有的传统民间舞蹈。  甩头发表演时,演员们站成一排,脚下无任何动作,只是有节奏地扭动腰肢,晃动颈部,将头发甩起来,动作并不要求整齐。甩头发舞蹈在阿联酋并非随处可见,只有在重大喜庆场合才会进行表演。按照当地习俗,阿联酋妇女婚后外出需穿黑袍用黑头巾裹头,将头发遮盖的严严实实,有的妇女甚至还要戴上面纱。

一般阿拉伯家庭仍是席地用餐,且系用手抓食,在他们传统观念中,右手总是干净的,左手是不洁的,故吃饭时必须用右手将食物直接送进口里。在接人待物方面,譬如递送东西给他人(端水、递茶),或者是接别人递送过来的东西时,必须要用右手,否则就是极大的不恭敬。因此做客时最好入境随俗。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http://baike.baidu.com/view/3854.htm

 

“左”和“右”哪个更尊贵
北京未来之舟 2011年06月09日
外国文化:普遍贬“左”崇“右”如果你对西方社会有一定的接触,你一定会发现整个西方文化里普遍贬“左”崇“右”。人们把对“右”的喜爱和对“左”的厌恶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形形色色的日常生活之中。纵然当今女权主义的口号响彻全球,然而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婚礼上,新娘仍然必须站在新郎的左边,以表明妻子相对于丈夫处于从属的次要地位。这种习俗显然来自于那个伊甸园里发生的故事,夏娃,作为女性躯体的象征,是用亚当左侧被抽出的一根肋骨创造出来的。

而笃信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则把“崇右贬左”推到了一个极至。在阿拉伯习俗中,一切尊贵的事情都要用右手,例如握手,或向人介绍时的手势,向阿拉伯人伸出左手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甚至会被认为是一种挑衅。
http://www.chinaliyi.cn/html/RiChangShengHuoLiYi/6625.html

 

阿拉伯语(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简称阿语,即阿拉伯民族的语言,属于闪含语系闪语族[1],主要通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现为27个亚非国家及4个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以阿拉伯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超过二亿一千万人,同时阿拉伯语为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语言。阿拉伯语因分布广阔,因此各个地区都有其方言,而“标准”阿拉伯语则是以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为准。
公元7世纪开始,随着伊斯兰帝国的扩张,及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传入其他国家,阿拉伯语完全取代了伊拉克、叙利亚、埃及和北非从前使用的语言。
阿语书写分为数种字体,书写方向从右至左。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书法成为阿拉伯人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演化出许多十分复杂的阿拉伯文字体。
中文维基百科

我们老师叫我们做作业 都是从本子的后面开始用 因为这样方便从右到左写啊
memoJ  2009-4-25 19:22  百度知道
不用左手,最好用右手写,习惯了就好了,老师同学大多都是用右手写的
ZIDANEMENGZHU 2011-7-27 18:34 知道

 

将文本方向更改为从右至左
如果您的 Gmail 界面语言设置为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或乌尔都语,撰写邮件时您可以选择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的文本方向。您可在同一邮件中随意添加从左至右的段落和从右至左的段落。默认情况下,在乌尔都语、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界面,Gmail 会在您撰写邮件时自动启用从右至左按钮。
仅乌尔都语、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界面支持"从右至左"文本方向。
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客户端必须支持"从右至左"的文本方向,才能正常显示您的电子邮件。
Google Gmail帮助主页
Changing the text direction to Right to Left
If your Gmail interface language is set to Arabic, Hebrew, or Urdu, you'll be able to select either Left to Right  or Right to Left  directionality when composing a message. A message can contain any combination of right-to-left and left-to-right paragraphs. By default, Gmail starts composing a message with the Right to Left button active in Urdu, Hebrew, and Arabic interfaces.
Google Gmail Help Home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国家之一,“一个男人可以娶好几个老婆,但是不能超过四个,而且娶一个老婆成本挺大的,我认识的沙特朋友里大多都是娶了两个老婆。”刘洪阳说,在沙特人看来,不结婚是可耻的行为,“这里没有剩男剩女一说。”
因为是石油输出大国,沙特是一个十分富裕的国度。“这里的人都很有钱,高档车很常见。”即便家里有很多人需要养活,但沙特的男人从来没有担心过资金开销问题。“沙特的男人不工作也有钱拿,政府会发补贴,而且补贴很可观,此外,女人生的孩子越多拿到的补贴也越多。”
2011-12-12 00:51:05 作者:袁淑君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穆斯林在线

阿拉伯国家风俗 阿语网站为何为什么从右向左 阿拉伯文化右尊左卑

阿拉伯国家风俗 阿语网站从右向左

简单查了一些网站,原来应该是所有阿拉伯语网站都是从右向左的书写方式。因为阿拉伯语就是这样。

比如我看了阿语维基百科,还有一些阿拉伯国家的Google。

当看到Google阿联酋搜索框中,光标置于右边而模拟键盘按钮位于左边,我就有些许疑惑。但没多想。
在看到搜索结果后,我才大为惊讶,搜索结果居然从右向左排列。
起初我当是类似编辑文字时,选择排列方式为右对齐。
好奇为何如此。所以查了下。
先是专门查关于阿联酋为何有此习惯,先从百度百科知道阿联酋左尊右卑。再右查到阿拉伯文化都如此。后来又看到,阿拉伯语是从右往左书写的。我就明白我找到答案了:根本不是右对齐,而是文字书写方式的不同。

如此看来,是我自己“少所見,多所怪,睹橐駝,謂馬腫背。”
不过我相信,像我这样,从没见过从右向左显示的网站、从未听过阿语从右向左书写的人是绝大多数的。

而之于为什么从右向左书写,可能主要因为阿拉伯人崇右抑左,但也可能类似于中国古代书写行从上向下列从从右向左是由于竹简之故,是某种习惯导致,或者就是进化中常见的冻结偶然性

据说阿拉伯人右尊左卑,是因为生活习俗:他们蹲坑后不用纸擦而用手沾水洗。在我看来,这相当科学而文明。卫生纸擦,无论如何,即便用湿巾,也不如水洗来的干净。而传言说痔疮是由于人的直立行走导致,我觉得也部分因为人的不洗肛门。而动物为什么不用洗,因为它们不直立行走,肛门往往暴露在外面,不过只也就是说,还是因为直立行走。

-----------------------

阿拉伯国家等级森严的左右手
编辑:   李丰 国际在线 / 环球风情  2005/08/24

世界上不同民族吃饭的方式各不相同。从传统上说,东方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而地处东西方交汇处的阿拉伯人则历来是用手抓饭吃。阿拉伯人吃饭很有特色,通常是席地而坐,将面包掰成小片或是将米饭撮成小团,用右手的几个手指捏住送进口中,即使是带有汤汁的菜肴,他们也都能全部吃下去。实际上,用手直接抓着进食也不能算做是阿拉伯人独享的“专利”,全世界用手抓着吃饭的有好几亿人口,其居住的范围能从北部非洲一直延伸到南亚次大陆。

    按照阿拉伯人的生活习俗,他们的右手总是干净的,故吃饭时必须用右手将食物直接送进口里,而不能用左手,因为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左手是不洁的,只能用来辅佐右手撕扯食物。即使是在平时干活,阿拉伯人也是更多地使用右手。我在苏丹工作时,经常看到当地妇女忙不迭地用右手劳作着,而左手则是将裹在身上的长长的布料紧紧地捏在腋下,左手偶尔腾出来帮一下,然后倏地缩回去。

    为什么在阿拉伯人的观念中左手是不洁的呢?原来,阿拉伯人入厕出恭后从来不用卫生纸揩净,而一概是用左手拌着清水冲洗干净。十几年前,我初到阿拉伯国家,对其酒店客房里居然没有摆放卫生纸甚感不解,同时也对卫生间里的洗便器感到困惑。我后来才得知事情缘由。据当地的医生介绍,阿拉伯人的痔疮发病率极低,应该说与他们的这一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接人待物方面,阿拉伯人的左右手也是绝对地内外有别。凡是对外的事情,譬如递送东西给他人,他们必须要用右手,否则就是极大的不恭敬,而在别人看来也是相当不礼貌的。同样地,阿拉伯人在接别人递送过来的东西时,也要使用右手,即使是右手正在忙碌着,也要赶紧腾出右手接过来。

提起国际上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它一定是由阿拉伯人首创且被阿拉伯民族一直沿用。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阿拉伯人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一套数字,此阿拉伯数字并非彼阿拉伯数字。我们权且将阿拉伯人使用的数字以“阿拉伯人数字”来代之,以示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