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方言”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方言”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2-06-07

大蒜蒜薹tai蒜苔蒜毫蒜心蒜莛ting garlic shoot Allium sativum

蒜薹tai,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但应该大多人不会写而误作蒜苔。
在山西晋中祁县方言中,蒜薹叫做蒜莛ting(不是莚yan)。这个就不用说误写了,多数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种说法。搜索几种可能的错字蒜停、蒜廷、蒜听、蒜厅和蒜庭,结果还不如正确用法多。

网上蒜莛的原始来源也少,可以找到两个。可见人们对它的用法并不多知。

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 中:“六个妹妹,紧紧地围着她,互相搂抱着,像六个蒜瓣儿围绕着一根蒜莛。”

网名lzk流水欢歌的刘忠魁老先生写的一首散曲《双调.行香子 棚情》 
热也难行,冷也难行,暖棚青青果蔬荣。
繁茂秀朗,多彩丰盈。赏瓜花,瞧蒜莛,赞棚情。
@ 2012-02-05 20:55:33

也有地方把她叫做蒜心、蒜毫。但如同大豆、黄豆和蚕豆叫法的混乱(有不少地方把蚕豆叫大豆),蒜薹亦如此,有的地方会叫她做蒜苗。
英语则应该一般叫做garlic shoot,拉丁学名则为Allium sativum。

 

薹tái:蒜、韭、油菜等长出的花莛。 via 汉典
莛tíng:草本植物的茎:麦~儿。油菜~儿。 via 汉典
莚yán 〔~蔓〕蔓延,如“风连~~于兰皋。”

蒜薹 galic bolt,又称蒜毫,是从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常被误写作“蒜苔”。蒜薹在我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是我国目前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东北地区有蒜毫的叫法;北方以及华东(江苏淮安地区)有些地方也叫蒜苗。 via 百度百科

蒜薹:即大蒜的花薹,包括花茎(薹茎)和总苞(薹苞)两部分。薹苞是大蒜花茎顶端的总苞,内含发育不全的花序。via 互动百科

葫:大蒜的别称。fr.汉典

蒜,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古称葫,又称葫蒜。以其鳞茎、蒜薹、幼株供食用。蒜分为大蒜、小蒜两种。中国原产有小蒜,蒜瓣较小,大蒜原产于欧洲南部和中亚,最早在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栽培,汉代由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后遍及全国。中国是世界上大蒜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百度百科

小蒜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nipponiumFranch. 的全株,又名山蒜、野蒜  小蒜。可炒食腌渍。by 百度百科

大蒜,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地下鳞茎分瓣,按皮色不同分为紫皮种和白皮种。辛辣,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大蒜种西汉时从西域传入我国,经人工栽培繁育深受大众喜食。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百合目
科:     百合科
属:     葱属

蒜头大蒜蒜苗蒜薹混乱的叫法 via 中文维基百科
“蒜头”多数人也会称为“大蒜”。将其种在土壤中或浅水中,刚开始会长出有些像小葱的绿色的嫩苗,有的地区将此嫩苗也称为“大蒜”,但也有很多地区将此绿苗称为“蒜苗”,还有地区称此嫩苗为“葱花”(如山东)。蒜头继续生长到开花期,会长出较硬的花柄托住上面的花,有的地区称此花柄为“蒜苗”,但很多地区称此花柄为“蒜薹”。
上面的三种形态,在不同地区的称呼是很混乱的。
北京附近的叫法:①“蒜头”→ ②“大蒜”或“青蒜”(嫩苗)→ ③“蒜苗”(花柄)。
东北、河南、江西、四川等地的叫法:①“蒜头”或“大蒜”→ ②“蒜苗”→ ③“蒜薹”。(此说法分布地区似乎较为广泛。)
湖北的叫法:①“蒜头”或“大蒜”→ ②“小葱”→ ③“蒜苗”或“蒜薹”。

Garlic shoots are the seed head and stalk that emerge in early June from garlic plants. It can be used to prepare various garlic shoot dishes, Stir-fry Garlic Shoot with Button Mushroom is one of them.
蒜薹来自植物蒜的种子头和茎,出现在六月。它能用来准备不同的蒜薹食物,爆炒蒜薹和白蘑菇是其中之一。

 

Allium sativum, commonly known as garlic, is a species in the onion genus, Allium. Its close relatives include the onion, shallot, leek, chive,[1] and rakkyo.[2] Dating back over 6,000 years, garlic is native to central Asia,[3] and has long been a staple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as well as a frequent seasoning in Asia, Africa, and Europe. It was known to Ancient Egyptians, and has been used throughout its history for both culinary and medicinal purposes.[4]
拉丁学名Allium sativum,通常叫做大蒜,是一种葱属植物。它近亲包括洋葱、大葱、韭菜、细香葱和Rakkyo.上溯到6000年前,蒜是原产于中亚,在地中海地区有很长时间是一个大宗商品,也是一种惯用的调味品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它对古埃及是闻名的,曾经贯穿于它的历史用作烹调和医疗。 via Wikipedia

2012-05-19

山西晋中祁县方言:鹐八姑与沙八姑 啄木鸟与戴胜鸟 和尚墓和龙凤窑


啄木鸟在我们这(山西晋中),方言叫鹐八姑,这通常人们也都知道。
但另外一种鸟很多人就不清楚了——戴胜鸟。
戴胜鸟在晋中祁县话中叫做沙八姑(沙字取音,不知究竟哪个字),但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它的学名戴胜。

戴胜鸟与啄木鸟有些类似,嘴长,但头上戴有很大很亮的羽冠,色彩也很艳丽。
小时候挺常见,现在都想不起它的叫声了。
记得小时候还有人捉到只小沙八姑玩,好像很臭,记不清了,还被张拽祥扔到了一砣牛糞中,这个画面倒是至今清晰,呵。

印象中,沙八姑常在村里叫龙凤窑的坟场中活动,好像它常从叫和(huo)尚墓的砖头砌成的临时墓中进出,所以这种鸟给我的印象就是比较诡异的,小时候还挺怕的。
和尚墓也只是发音而已,字不清楚。夫妻死后是要合葬的,但肯定一般是一方先死,那么一方先死后,就会把棺材先埋葬到一个砖头砌成的和尚墓中,等到另一人也死,就一起合葬。和尚墓样儿是下面长方体,上面是尖形的,不好描述。

头次知道沙八姑正式名称叫戴胜,是在动物生物学的课本上,有它的图片,所以认了出来。

这鸟居然是以色列国鸟。
---------------------------
鹐(qian)八姑
啄木鸟woodpecker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鴷(lie)形目
科: 啄木鸟科
种: 啄木鸟
多数啄木鸟为留鸟
大多数在树干上螺旋式地攀缘搜寻昆虫

沙八姑
戴胜鸟Hoopoe
佛法僧目戴胜科戴胜属
又名胡哱哱,花蒲扇,山和尚,鸡冠鸟,臭姑鸪,臭八姑。
头顶有醒目的羽冠
分泌一种恶臭的油液,故得臭姑鸪之名.巢内秽物堆积,从不清除
 戴胜用它特殊的长嘴挖食各种昆虫和幼虫,尤其嗜食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对农林业有益。以虫类为食,在树上的洞内做窝。
平时都在地面寻食,用弯长的鸟喙插进土里翻掘出啄食昆虫、蚯蚓、螺类等。
2008年5月29日,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宣布,戴胜成为以色列的国鸟。
因繁殖能力较弱,现已比较罕见。(http://news.daynews.com.cn/shxw/770252.html)


鹐(鵮)qiān  ㄑㄧㄢˉ
 ◎ 鸟禽啄东西:别让鸡把地里的嫩苗~了。
English  peck,


在中国古代夫妻合葬的现象并不罕见,夫妻双方如果一方去世,可以先下葬,另外一方去世后,打开墓道的门,再下葬另一位。http://tech.gmw.cn/2011-06/15/content_2092948.htm

厝cuò 
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浮厝。暂厝。

2012-05-07

方言之上尸下豖非豕



豕shǐ
部首:豕 总笔画:7 五笔86:EGTY
基本字义:猪

豖chù
部首:豕  部外笔画:1  总笔画:8  五笔86:EYI
基本字义:猪绊脚难行的样子。
http://dict.baidu.com


上尸下豖为du,屁股的意思。
“尸+豖”见附图或见在线字典http://www.zdic.net/zd/zi2/ZdicE3Zdic9EZdic98.htm
拼音:dū 。<方>①屁股。②蜂、蝎的尾部。
以上读音、释义①见《汉语大字典》977页;②见《中华字海》665页。
如果想把该字打出来,需要安装超大字符集字库支持包和相应的输入法。
 from:老朽·老不朽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5724957.html?fr=qrl&cid=74&index=3


肏:cào
屄:bī
屌:diǎo
http://1.snowson.sinaapp.com/?p=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