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比特率”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比特率”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2-05-05

mp3音频比特率编码率位速kbps与电脑存储单位的换算


1kbps=(1*1000/8)/1024 KB/s=0.12207030125KB/s
128kbps=(128*1000/8)/1024 KB/s=15.625KB/s≈16KB/s
1分钟的128kbps音频,数据大小为936KB,即0.91MB,也就大约可以说一分钟的128kbps音频约为一兆.
1分钟的64kbps音频,大小就是468KB,即0.46兆,大概也就是半兆.

如果直接按照1kbps=1/8kBps,跟电脑显示出的文件大小对比,误差会比较大。

多媒体文件的比特率与网速单位中的kbps一样,其中k都属于十进制而非二进制,即k相当于1000而非1024.这在维基百科比特率词条中可以查询到。
据说硬盘存储标示的大小的单位,也是如此十进制的,而MS操作系统则是1024。

2012-05-01

宽带网速比特率单位k和m换算用1000而非1024


上午,FM似乎lou地去了。
下午傍晚,洗衣服,随便用搓衣板各搓了几下子.

月底月初,这两天。
很多人在给奶钱。

昨晚临睡,用手机看网易新闻和鲜果联播。
两者在阅读方面都有欠缺,很有必要向UCWEB和手机专门的阅读软件学习。

因为最近老在处理视频音频文件,对这种媒体文件的比特率或说位速、编码率很感兴趣。
于是今天就看有关信息。
但找到的信息越来越乱越多。

得到一个认识是,比特率单位中,k、m等前缀都是SI国际单位制或说10进制的。
也就是说,网速中的2M宽带的M和MP3音频文件128kbps位速的k,换算时都是1000,而非1024.
这在中文维基词条比特率上有说明,但不详,英文维基百科上比较详细。
也发现,网上有些内容,是复制中文维基的,而中文维基,也有直接翻自英文维基的。
现在才明白,英文好,能方便的查阅英文文献是多大的优势。可想而知,查阅了外文资料后,在中文媒体上,就经常可做权威了,也许,方舟子就是这么样子,他也总说自己基本现在只看英文文献资料,或许,其它中国牛人也如此。而这,可能就是另一种中国式盗版,即思想与文章的复制,类似于中国互联网产品总是复制外国的创新。